青春激昂在这片热土上的大学生“村官”罗锦涛
作者: 发布时间:2014-02-18 15:03:24 点击率:10
从一名大学生成为一名大学生“村官”,再从一名大学生“村官”成长为担当一方的领路人的真正“村官”,25岁的罗锦涛正以扎根基层沃土的方式激扬青春,书写别样人生。2010年获得了“云南省十佳村官”荣誉称号,2011年7月被县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。
情注乡村当“村官”
2007年7月,罗锦涛从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。2009年9月,成为全省第二批大学生“村官”中的一员,选聘到永平县龙街镇普渡村工作,任党支部书记助理。“皮肤黝黑,身强体壮,一瞧就是块干农业农村工作的料”。报到的第一天,村党支部书记常惠琼笑着对他说。正如常书记所言,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罗锦涛,自走出大山的那一天开始,便总想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心,出一份力。在普渡村工作的半年时间,正值村内实施片区开发工作,想好好干一番事业的罗锦涛有了展示才华的实践平台。片区开发工作实施以来,他除了负责项目规划、工程测量、施工管理、痕迹材料等工作外,还主动协助村“两委”干部跑项目、要资金、抓落实,使投资130多万元的片区开发项目顺利完成。这期间,他先后参与组织实施了投资58.7万元,涉及米西路、阿福地等8个村民小组、长25公里的人畜饮水管引工程;完成了芹菜塘、施家湾等15个村民小组、长55公里的村组公路改造工程;新修了河下村民小组公路3公里、村委会至村完小弹石路1.5公里。彻底解决了制约全村多年的饮水难、出行难的问题。
扎根故土选支书
罗锦涛同志在大学生“村官”的岗位上,勤奋努力,扎实工作,做了许多让当地干部群众看得见,摸得着的实事好事,赢得了党员群众的信任,也得到了组织的认可。2010年2月,村“两委”换届选举工作正式启动。为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,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,年轻有为、头脑灵活、办事稳重、工作中有思路有闯劲的罗锦涛进入了组织视野。通过考察和征求意见,镇党委将罗锦涛确定为村党支部书记人选,推荐他回原籍青禾早村参加竞选。青禾早村是龙街镇一个偏远的山区村,全村共有人口294户945户,村子虽然小,但受人才匮乏的制约,发展相对缓慢。“青禾早村的发展,需要阿罗这样有胆识、有干劲的年轻人”,选举期间,镇党委书记杨金红亲自带着他与党员群众沟通见面,介绍他的个人情况和工作表现。3月10日,支部选举大会上,罗锦涛作了如下承诺:“我将以建设‘生产发展、生活宽裕、乡风文明、村容整洁、管理民主’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,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,真心为父老乡亲服务,将青禾早村的事一件一件的办好”。伴随着他掷地有声的承诺,罗锦涛高票当选为青禾早村党支部书记,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大学生“村官”。
勇挑重担建功业
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,罗锦涛开始认真履职,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,成功组织完成了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任务;带领班子成员早出晚归,深入田间地头,替群众发家致富想办法、出主意,积极了解村情民意,研究破解发展难题。面对百年不遇的旱灾,他组织村里30多名党员骨干,发动群众20余人组成抗旱先锋队,为旱区群众送粮运水,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,争取抗旱资金6万元,架设人畜引水管道2千米、修缮沟渠6千米,新建蓄水池2个,彻底解决了125户328人、1700多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,全村大春生产做到了满插满栽。积极向组织、民政部门争取资金,实施完成了投资15万多元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,改善了办公环境。健全了规章制度。通过长时间的调研思考,制定了“种好一棵烤烟、栽好一棵核桃树、管护好一片生态林、养好一个畜牧品种、发展好一个村级集体经济、带富一方百姓”的工作思路。
如今的罗锦涛,已经深深的爱上了他脚下的这片热土,爱上了他执着的“村官”事业。在2013年的新一届村“两委”换届选举中,又再次被全村党员选举为新一届村党总支部书记。
情注乡村当“村官”
2007年7月,罗锦涛从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。2009年9月,成为全省第二批大学生“村官”中的一员,选聘到永平县龙街镇普渡村工作,任党支部书记助理。“皮肤黝黑,身强体壮,一瞧就是块干农业农村工作的料”。报到的第一天,村党支部书记常惠琼笑着对他说。正如常书记所言,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罗锦涛,自走出大山的那一天开始,便总想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心,出一份力。在普渡村工作的半年时间,正值村内实施片区开发工作,想好好干一番事业的罗锦涛有了展示才华的实践平台。片区开发工作实施以来,他除了负责项目规划、工程测量、施工管理、痕迹材料等工作外,还主动协助村“两委”干部跑项目、要资金、抓落实,使投资130多万元的片区开发项目顺利完成。这期间,他先后参与组织实施了投资58.7万元,涉及米西路、阿福地等8个村民小组、长25公里的人畜饮水管引工程;完成了芹菜塘、施家湾等15个村民小组、长55公里的村组公路改造工程;新修了河下村民小组公路3公里、村委会至村完小弹石路1.5公里。彻底解决了制约全村多年的饮水难、出行难的问题。
扎根故土选支书
罗锦涛同志在大学生“村官”的岗位上,勤奋努力,扎实工作,做了许多让当地干部群众看得见,摸得着的实事好事,赢得了党员群众的信任,也得到了组织的认可。2010年2月,村“两委”换届选举工作正式启动。为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,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,年轻有为、头脑灵活、办事稳重、工作中有思路有闯劲的罗锦涛进入了组织视野。通过考察和征求意见,镇党委将罗锦涛确定为村党支部书记人选,推荐他回原籍青禾早村参加竞选。青禾早村是龙街镇一个偏远的山区村,全村共有人口294户945户,村子虽然小,但受人才匮乏的制约,发展相对缓慢。“青禾早村的发展,需要阿罗这样有胆识、有干劲的年轻人”,选举期间,镇党委书记杨金红亲自带着他与党员群众沟通见面,介绍他的个人情况和工作表现。3月10日,支部选举大会上,罗锦涛作了如下承诺:“我将以建设‘生产发展、生活宽裕、乡风文明、村容整洁、管理民主’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,团结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,真心为父老乡亲服务,将青禾早村的事一件一件的办好”。伴随着他掷地有声的承诺,罗锦涛高票当选为青禾早村党支部书记,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大学生“村官”。
勇挑重担建功业
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,罗锦涛开始认真履职,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,成功组织完成了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任务;带领班子成员早出晚归,深入田间地头,替群众发家致富想办法、出主意,积极了解村情民意,研究破解发展难题。面对百年不遇的旱灾,他组织村里30多名党员骨干,发动群众20余人组成抗旱先锋队,为旱区群众送粮运水,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,争取抗旱资金6万元,架设人畜引水管道2千米、修缮沟渠6千米,新建蓄水池2个,彻底解决了125户328人、1700多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,全村大春生产做到了满插满栽。积极向组织、民政部门争取资金,实施完成了投资15万多元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,改善了办公环境。健全了规章制度。通过长时间的调研思考,制定了“种好一棵烤烟、栽好一棵核桃树、管护好一片生态林、养好一个畜牧品种、发展好一个村级集体经济、带富一方百姓”的工作思路。
如今的罗锦涛,已经深深的爱上了他脚下的这片热土,爱上了他执着的“村官”事业。在2013年的新一届村“两委”换届选举中,又再次被全村党员选举为新一届村党总支部书记。